国内棉布消费动态:9月国内服装消费增速继续下降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1年9月国内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下降4.8%,为2021年以来连续第二月负增长,去年同期消费反弹基数较高,对本月市场销售增长产生一定影响。回收纯棉梭织面料-收购针织棉布公司-回收库存布料
9月我国服装出口保持正增长。据海关总署数据,2021年9月纺织服装出口额291.32亿美元,同比增长2.66%,终止连续4个月下降,恢复增长,比2019年同期增长18.81%。其中服装出口同比增长9.84%,比2019年同期增长13.34%。本轮出口圣诞采购计划前置,与商品涨价是拉动9月服装出口上行的主要驱动力,市场对后期订单仍有一定担忧。
国外棉布消费动态:美国服装零售增加,10月消费者信心不足。据美国商务部数据,9月美国服装和服装配饰店零售额环比增长1.08%,同比增长22.5%,部分得益于美国一些返校支出从8月溢到9月,但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71.40,表明消费者对经济现况及前景仍有忧虑。
欧盟消费信心继续增长。据欧盟数据显示,欧元区9月的消费者月度信心指数从117.6微幅上升至117.8,主要由于新冠感染人数下降,疫苗接种率增加,学校重新开学和人们重返办公室,增加消费意愿。
日本服装消费环比好转。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,日本9月大型零售服装指数从8月的45.5上升至52.8,但较去年和疫情前仍有大幅下滑,较2020年同期下降5.3个百分点,较2019年同期下降37.4个百分点。
全球棉布需求前景放缓:全球棉花消费与经济息息相关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在最新一期《全球经济展望报告》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.1个百分点至5.9%,将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调1个百分点至6%,经济增速放缓意味着人们消费需求下滑。从目前服装消费表现看,美欧消费波动仍较大,日本尚未从疫情中走出,节日订单提前释放后,后期消费信心不足。
2021年10月以来,全球通胀压力加剧,能源危机预期升温,资金借机炒作大宗商品上涨。北半球棉花开始规模上市之际,棉价逆势上涨,创近10年新高后转向振荡走弱,下一步行情走势如何,本期月报将进行探讨。
分析与展望:全球棉花供需状况:供应端1、国内棉花供应动态.陈棉库存继续下降。9月纺织企业积极执行能源双控政策,开机率普遍下调,棉花需求有所减弱,陈棉库存降幅收窄。据中国棉花协会数据,9月底全国棉花周转库存总量约106.69万吨,环比下降16.32万吨,降幅较上月缩小,低于去年同期28.21万吨。回收纯棉梭织面料-收购针织棉布公司-回收库存布料
中央储备棉继续投放,促进棉市平稳运行。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,自10月8日起,第一批中央储备棉开始投放,每个法定工作日原则上投放1.5万吨左右,10月30日进一步优化投放销售底价政策。随着储备棉继续投放,纺织企业原料采购选择余地较大,国内棉价很难有向上再突破的空间。
新疆棉花采摘过半,收购市场降温。截至10月29日,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71.9%,同比下降14.3个百分点,折算累计加工皮棉137.7万吨,同比减少47.6万吨。今年新疆采收、加工进度放缓原因在于新疆收花车队紧张,及籽棉价格高涨,加工企业收购谨慎。
国外棉布主产国动态:美国新棉成熟度落后,影响收获进度。据美国农业部数据,截至10月24日,美国棉花吐絮进度为91%、收获进度为35%,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4个百分点、6个百分点,比过去5年平均值减少1个百分点、6个百分点。
印度籽棉收购全面展开,市场价格高出最低收购价。印度各地籽棉收购全面展开,印度棉花协会预计,今年印度棉花产量可能保持在去年水平,约为612万吨。印度棉花公司(CCI)表示,近期市场价格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格(MSP),意味着CCI今年不需要进行任何市场干预。回收纯棉梭织面料-收购针织棉布公司-回收库存布料巴基斯坦新棉上市量接近90万吨。截至10月15日,巴基斯坦籽棉上市量折皮棉约89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长94%,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表示,本年度巴基斯坦棉花产量有望达到158万吨水平。
澳大利新棉播种过半,产量有望创新高。澳大利亚2021/22年度棉花播种正在进行,近期受降雨影响,部分地区需要复种,但土壤水分极为充足,新棉产量仍有望达到109万吨甚至更高,有可能是历史第三高水平。巴西新棉播种预期增加。巴西2020/21年度棉花收获已结束,由于棉价上涨,巴西新棉播种面积预期增加。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预测,2021/22年度巴西植棉面积预计增加10.2%,产量预计增长13.7%,达到268万吨。
2021/22年全球棉花丰产预期不改:虽受疫情和物流影响,短期北半球新棉收获进度略显缓慢,但各国棉花长势正常,全球棉花增产预期不改。据国际机构预计,澳棉、巴基斯坦棉、美棉、巴西棉产量预期增幅分别达到67.7%、44%、23%、15%,2021/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测值在2575-2618万吨间,增幅6-7%,较过去5年均值水平略高0.9-1.7%。全球棉花期末库存消费比在70%左右,略高于常年均值水平。
回顾:国际棉价大幅飙升转向振荡.10月以来,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,货币政策收紧预期,内外股指走弱背景下,期货市场成为资本主要流向,资金炒作国际棉价大幅飙升,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涨至116.48美分/磅,创下10年新高后转向振荡。截至10月29日,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14.85美分/磅,环比上涨12.91美分/磅,涨幅12.66%,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(M)均价127.61美分/磅,折1%关税人民币进口成本20374元/吨,环比上涨11.38%。回收纯棉梭织面料-收购针织棉布公司-回收库存布料
国内棉价大幅攀升后走弱:十一假期间,新疆棉区出现雨雪天气,资金借机炒作,郑棉期货于10月8日开盘涨停,储备棉十一长假后立即投放保供稳市,国家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,严查资本恶意炒作,以黑色系为代表的大部分商品市场大幅下跌,棉价随之走弱。截至10月29日,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夜盘结算价21635元/吨,较10月18日的22960元/吨高点,下降1325元/吨,跌幅5.78%,代表全国主产棉省(区)白棉3级籽棉折皮棉均价的中国棉花收购价格S指数20614元/吨,下跌1319元/吨,跌幅6.01%。内外棉花、棉纱价差快速扩大,国产纱优势减弱:国庆节假期后,国内外棉花价差快速扩大,达到2000元/吨以上,相比过去5年内外棉价差均值857元/吨,高出205%,使得纺织企业短期内面临巨大成本压力。与此同时,国庆节后国产纱价高于外纱1400元/吨以上,过去5年国产纱价平均比进口纱低89元/吨,进口纱性价比突出,对国内用棉形成冲击。